保龄球相关术语

保龄球相关术语

全中:在记分规则中,每一格(轮)凡第一次投球(又称第一球)将10个木瓶全部击倒。

威力球:球到达瓶袋并不十分准确,但球的力量非常强劲,能七零八落地将10个木瓶击倒,所获得的全中。

幸运球:球到达瓶袋基本到位,有一定的爆发力由于个别木瓶被击倒后有特别作用力,能在瓶台上、边墙和球沟中返跳,从而产生滚、带、撞和弹跳,将最后一个竖着的木瓶击倒;在“补中”过程中,球在“失误”边缘上将瓶碰倒。

补中:在记分规则中,凡第二次投球(第二球)将剩余残瓶全部击倒或击倒10个木瓶。

失误球:第一次投球落沟和第二次投球没有击中任何个木瓶或落沟时。

关键瓶:在获得“全中”和“补中”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木瓶。

切瓶:瓶位与瓶位排列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木瓶,又知称“双胞胎”。

大分瓶:横向和斜向有两个以上木瓶空缺位置所组成的残余木瓶

偏离:球与瓶、瓶与瓶由于作用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,使球和瓶改变运动方向与路线现象(它与速度、重量成正比)

最佳撞击点:根据瓶位所选择的一个撞击位置,使球与瓶偏离最小,并能有效地击倒其他残瓶的点。

作用力:由力度和速度作用于物体(木瓶),所产生的能量,这个能量表现为“作用力”和“反作用力”,“作用力和“反作用力”在允许范围内所形成的威力、爆发力、杀伤保力、撞击力等的总称。

充分滚动球:没有施加外力来改变球的重心(轴心),以自身最大圆周为轨迹向前运动。

旋转球:外力作用于球,使其重心(轴心)得到改变后球的运动轨迹小于最大圆周,做侧向转动,由于外力大小不同和施加方法有区别,球的重心(轴心)改变亦有所不同,则形成高中、低和底部不同轨迹的旋转。

提力:投球时通过中指和无名指,作用于球的外加力量,使球的重心(轴心)得到改变的力(右手球员将右半球向上提起,左手球员将左半球向上提起的力)。

角度线:球从落点开始滚向“目标箭头”(或“目标箭头”处某块木板)所构成的角和线;角度线大小直接影响“犯规线角”的大小。

倾向性:对某运动员而言,由于遗传和生理上的不同区别,所形成的习惯性偏离(当他主观上直线助跑时,实际上却向左或向右偏离,这种倾向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,是一种难以改正的习惯)。

单局最高分:正式开始比赛后,第一局至最后一局中,单局积分最高。

满分:凡一局中连续获得12次“全中”,得300分时,叫“满分”,也称最高局分。